兴农让学子成才 助产业惠及蚕农
浏览次数: 次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2-11-30 11:09:56

 

西南大学365网址导航服务团新农村建设指导队队长 林元吉
 
       作为高校的老师,农业科技工作者,就是要引导学生勤奋学习、实践成才。“龙的传人不忘根”,我们的根在农村,“没有农村的泥腿子,哪有城里的油咀子”。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,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科技和教育。退休15年来,我与师生常出入云贵、广西民族地区、永德、黄平、宜州,穿梭在巴渝山水间的石柱、凉山等100多个县市农村蚕桑基地,把农业先进实用的技术送到田间、院坝,把技术难点解决在村社农户,先后指导农民栽桑35亿株,办技术培训班300多次,培训蚕农、大学生10多万人次,由原来平均张种产茧22公斤,提高到30公斤,亩桑效益由1800元提高到6000元。大学生们在参与支农实践中,开阔了眼界,提高了创新和实践能力。
根植村社实施高效生态蚕业农民得实惠
  西南大学与石柱县人民政府县校科技合作,九年来开创了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新模式,探索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的新途径。
  现代农业特征是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环保可持续发展。石柱的蚕业,要转变生产方式,提出了桑—(蚕)—草(兔、鸡)—桑枝(菇)—蚕沙、兔、鸡粪(沼气)—沼液、菌棒(肥)—还地(菜、粮)的高效生态蚕业模式,合理利用资源、减少污染、提高综合效益。亩栽密植桑1200株,亩产桑叶2000公斤,养蚕3-4张,收入3000元,亩桑树行间种草养长毛兔35只,兔毛收入2500元,桑枝生产食用菌,一个菌棚减少7亩杂木的砍伐,蚕、兔、鸡粪产出沼气解决一家农户3人的照明、煮饭、3头猪饲料的能源,沼液还田生产无公害菜、粮,亩桑平均收入6000元,比单一栽桑养蚕收入提高2倍。
如石柱临溪镇年养蚕3000张,产茧87.5吨,蚕农收入200万元;桑行种草养兔15万只,兔毛收入288万元,搭建24个菌棚,用桑枝替代杂木生产香菇收入20万元。石柱县年养蚕22100张,产茧104004担,蚕农收入858万元。
在石柱宇城坝的荒滩地,新栽300亩桑园建起农林示范实践基地,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逼出新思路,兴起鸡蚕套养,建起年养20万只土鸡养殖场,鲜活鸡已畅销重庆等主城区,年纯利100万元,保障了40多个职工的岗位,就地解决了70位农民工的就业。
石柱县蚕农、干部、职工高兴地说:“西南大学来石柱搞县校科技合作,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科技,还带来了精神,增加了蚕农、职工的收入”。2010年7月6日,重庆市张轩常务副书记,来石柱宇城坝农林示范实践基地考察说:“教授在哪里?就在桑地鸡棚里。西南大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,是重庆高校乃至全国高校都是一大亮点”。
把讲台搬到田间,播种科技新希望
当前农村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,是科学技术,提高科学种田的科技水平至关重要。面对农业生产实际,以村社院坝作课堂,以最需要的先进实用技术,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,并在桑地、蚕室、示范解难,培训后回到生产基地上应用。先后培训了300多次,培训蚕农10万人。
培训针对生产性强,农民易接受,让真正种田人不出村就能学到先进实用技术,提高了农民科技种田和市场竞争意识,推动了农业生产。
能力在实践中磨练,价值在平凡中升华
遵循高校农科的特点,坚持与生产相结合、引领学生深入农村生产基地,了解乡情、体验民情,虚心向工农学习。实践证明,大学生的学历只是一种凭证,而学力才是能力与实力。进而激发学生的在实践中学习,提高对理论与应用能力、钻研能力、应变能力、交流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理念的确立。
2007年暑期,带领大学生15人,在北碚澄江镇转龙村面对蚕农50多人,讲解如何养好原蚕,提高蚕种繁育质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交流,增强了蚕农养好蚕的信心,也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能力。
2005年8月,带领校博士团和本科生30多人,来到合川市官渡镇,师生们先后给300多名农民传授了如何养好蚕、饲养猪、农作物防病治虫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交流。第二天凌晨带领同学行走15公里,来到梭子村,面对院坝里满座100多青年男女,就养好夏秋蚕的关键技术,作了深入浅出的讲授,该镇蒋定平镇长说:“教授来了,蚕农笑了!听了传授的先进技术,我镇今年养蚕收入起码多增收50万元。”
2006年7月带领农学、茶叶、食品等专业的云南学生20多人,来到中缅边境的永德县少数民族山区田间猪舍、鸡场、茶叶加工厂、边贸等产业考察,先后面对300多名农民,对农业、茶叶、中药材的发展进行了讲授,受到干群的好评。
2010-2012年受校团委三次邀请组织10位老专家,给大学生暑期智力支乡小分队队长800多人,讲述了在农村面对农民科技咨询、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的内容和工作方法,唤起了同学们为农村服务的积极性。
现身说法,启迪奉献
2007年7月,面对资环学院本届毕业生党员150人,讲述了 心系农业发展,蚕农增收,把吹风当打扇,落雨当流汗,一天当两天,晚上当白天,不愿其烦的把技术难点传授给农民兄弟的点滴。又向毕业同学回顾在90年代末,承担农业部三峡库区移民“云阳优质蚕茧”工程任务,为不误农时,背上优良桑树品种穗条20多斤,于大年初二凌晨由北碚经4次转车,来到朝天门码头,班船都开走了,又转两次车,来到梁平、搭上私人货车,晚11时才到万县住宿,第二天早晨又背上桑条去乘云阳班车,春节停开了,正好来了一辆私人面包车,我前去向司机请求说:“急需送良桑品种到云阳农村赶上嫁接”。好心的司机风趣说:“你这学者过年都在出差,好嘛,快上车”。年后二时,在云阳院庄乡下了车,风雪更大,只好在山路上步行了3公里,把一半桑条送到蚕农李光兴家,还好赶上了嫁接。在蚕农家吃了一碗汤元后,又搭上农民的摩托车,到云阳县城天已黑了,第二天又把桑穗条送到黄石镇农户家中。当讲到这里时,同学们以热烈掌声表示致敬,使即将毕业的年轻的共产党员受到鼓舞,在新的起跑线上,要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风尚。
2008年10月面对生物技术学院100多位新同学,讲授了我50多年在蚕业高等教育、科研的实践与探索,长期深入基层,为蚕农增收汗洒农村的事例,我又亲切、风趣的说:“没有不好的专业,七十二行,行行重要”。勉励学生珍惜时间、努力学习,激发起同学们热爱所学专业,奋发学习的热情。
2010年9月16日下午,我校教育、文学学院专业的研究生在石柱县各中学支教的志愿者16人,举行支教交流会,会上黄斌主任说道:“在驻石柱,见证西南大学无数科技工作者服务山乡的感人事迹,亲眼看到了科技服务地方为经济的重要性。”吴鸣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他多年充实而精彩的历程,快乐人生,我也深切地表达对支教同学的关心,动情讲述了我在高校50多年的人生故事,心系农民的事情,使他们受到鼓励,感动了支教的同学。老师们现身说法,启迪大学生们用最高的热情和努力地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,把青春挥洒在石柱这片土地上,添上一抹深刻、动人的色彩。
阳光总在风雨后,一路艰辛一路歌
在科教兴农,关心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作了一些事情,却受到领导、群众、媒体的关注。先后在光明日报以《晚霞映红了田》,中国教育报以(走在巴山蜀水间)、重庆日报以《把文章写在大地上》、重庆晚报以《蚕农心中的明星》、重庆公民报以《钻了这家钻了那家的钻家》、重庆晨报以《古稀教授走乡串户传授养蚕经22年》、西南大学校报以《晚霞映红了桑园》等媒体作了报道。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服务工作者、重庆市科技扶贫先进个人。